【讲堂实录】特别版:活态遗产,包容与繁荣|Nikki Locke×吕舟×魏青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源文化遗产 Author 清源大侠
活态遗产,包容与繁荣
变革的催化剂——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
主讲:Nikki Locke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全球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项目负责人
作为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Heritage for Inclusive Growth)”希望通过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给社会带来积极且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包容性增长是指为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增长的贫穷和不平等,通过与全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展开和社区包容性的交流合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普惠大众的目标创造切实的机会。“人本主义”(People-centred)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其宗旨是使社区和公众能够在保护和使用遗产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并最大限度的从中获益。包容性增长理念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关联密切。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 (British Council)自2018年起,在调查报告的理论基础上形成长期的行动研究计划,使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逐渐发展为一个全球化的概念,立足本地提供解决方案,并提出长期的干预措施。与社区、社会群体以及地方政府合作,支持并保护处于危机中的文化遗产,探究包容性增长以及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由于地区的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探索适应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文化遗产与包容性增长”目前已在哥伦比亚、肯尼亚和越南三个国家展开了试点项目。
█ 哥伦比亚——Sewing Our Knowledge
该项目与哥伦比亚当地五个土著群体合作,在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的前提下,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及福祉,并帮助当地人融入全球化世界。试点侧重于提高参与度、促进当地主导下的决策、通过社区大会寻求解决方案,提高对社区的能力建设。具体发展战略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经济、民族生态旅游以及利益伙伴合作。
Cuiba 的手艺人正在采集 moriche 棕榈纤维用于制作工艺品,图源:British Council
█ 肯尼亚——#CulturalGrows
肯尼亚试点项目通过促进当代实践、技能培养、青年参与和数字手段来提升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归属感、便利性、包容性及传播力。项目重视能力建设和可持续性,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与当地社区合作Partners Book Bunk,对内罗必的三间图书馆进行了改造利用成为文化学习就业交流中心;联合非洲数字遗产African Digital Heritage及两所大学展开文化遗产技能培训;在HEVA 东非基金会East Africa Fund的帮助下,为文化遗产一线的从业者们提供资金支持。
来自 Harriet N g’ok 的Harriet’s Botanicals与社区合作开发传统草药产品,图源:British Council
█ 越南——Heritage of Future Past
在越南的试点项目为与当地少数民族和农村群体社区共同保护并振兴越南的非主流和濒临消失的音乐和电影遗产,并为包容性可持续增长创造机会。项目侧重于能力建设和对遗产深入了解的促进,主要活动分为两支:在社区文化遗产方面,关注于教育、保护、社区旅游、研究、档案记录和社区能力建设;电影档案音乐实验室 (FAMLAB)则致力于社区、艺术家、创意从业者及机构间的联络,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
Bahnar 妇女在越南嘉莱省 Kbang 区 Mo H'ra 村的当地节日中演奏锣,图源:British Council
█ 项目影响及成果
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该项目覆盖了1,500家机构和55,000位个人。在项目评估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文化遗产有助于不同形式的包容性增长。相关社区、从业者和组织通过能力建设,在文化遗产中发挥了更多作用;决策者和影响力人物的参与为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带来了新的价值与机遇。
所涉及的主题包括:社区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技能和能力建设、遗产和健康、跨代连接、文化遗产资助计划、可持续和社区旅游、城市和乡村打造、重新构想未来、当代实践、遗产和企业、年轻人主导遗产、数字和技术
2019年,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同英国皇家艺术协会 (RSA)、英国皇家学会 (The Royal Society) 合作,共同进行了文化遗产对英国包容性增长的研究。以社区为中心,在苏格兰邓迪、伯明翰、利物浦、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等地利用遗产资源募集资金,将遗产相关活动带入社区并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旅游业增长与社区复兴。
复制该链接下载RSA遗产与包容性增长报告
https://www.thersa.org/reports/heritage-inclusive-growth
复制该链接下载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报告
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arts/culture-development/cultural-heritage
鼓浪屿——一个历史性的解决方案
主讲:魏青
清源视野(北京)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各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形成了广泛共鸣,从对遗产地的保护扩展到对人的关注。我们团队从2009年开始介入鼓浪屿这一遗产地并持续跟进。这一案例中,遗产社区在遗产价值的构建以及发展路径的政策与策略选择方面,均处于遗产发展历程中的核心位置。
█ 从旅游主导到遗产主导的发展方式
鼓浪屿作为中外交流窗口的历史源自16-17世纪同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海上贸易。鸦片战争后由于其扼守厦门港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各国宗教商贸外交机构在此设立。1903年,鼓浪屿从一座洋华混居的小岛成为被正式设定的公共地界,并逐渐形成跨国跨界的社会理念。
十九世纪70-80年代的鼓浪屿,©鼓浪屿管委会
2000到2010年,鼓浪屿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使得本岛居民日益减少,社区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经过8年多的发展转型,在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全岛作为遗产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丰富的遗产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显示鼓浪屿遗产区和遗产构成的卫星影像图,图源:申遗文本
基于对鼓浪屿价值的重新认识,当地的整体发展思路发生转变,并归纳了三个核心的价值主题:
历史上独特的国际社区
多元文化共存的典范
文化交融下的厦门创作风格
这些价值主题的归纳不仅是对历史上鼓浪屿文化多样性的认可,同时通过着力建立遗产价值和社区的紧密联系,使人们认识到历史社群所创造的价值需要当代社区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他们可以依托的发展资源。依托社区中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价值特征要素,以历史脉络为线索,把更多的遗产资源尽可能与历史功能相结合,承载当代社区的文化生活需求,并由此去支撑社区资源文化的复兴。
遗产核心要素梳理,©鼓浪屿管委会
鼓浪屿建立了以社区为核心的综合保护管理组织体系架构,使更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整个遗产地保护管理,社区居民的公共议事会也参与了议案与决策过程。同时,旅游发展策略以社区为关注重点进行了调整,让社区居民在遗产地中有更好的获得感。
█ 主要成果
通过申遗阶段对发展理念和方向的调整,鼓浪屿遗产地的保护取得了多项成效。
遗产对文化多样性的表达被凸显,相关物质遗存作为社会遗存的多方面价值得到提升
社区文化多样性回归,推动多方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区文化自豪感提升,公众参与鼓浪屿历史文化挖掘推广的积极性增强
基于对鼓浪屿遗产价值的挖掘创造新兴职业
遗产地保护管理更加科学
活态遗产地的延续性增强,遗产价值和遗产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且可持续
活态遗产的延续性,制图参考自:Wijesuriya, G. (2018).
对谈
吕舟
请问Nikki Locke女士,在这些不同国家的实践中,你们面临了哪些挑战?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对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新问题?
Nikki
对于这些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对于每个案例都需要理解其所在国的文化语境、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独特的遗产。同时,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调研,去理解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在不同地区的影响,也需要了解当地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遗产的理解。
吕舟
每一个案例都涉及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你们的实践中怎样去处理不同利益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Nikki
依据我以往的经验,这取决于你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不同的组织和个人的立场是不同的。我们需要理解其他人的出发点,去思考他们参与的原因、权利、义务与利益,基于这种理解去展开活动和进一步沟通。
吕舟
在文化遗产保护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我们需要长时间内各方的相互包容、共同努力,那么你们是如何协调长远的目标与时间效能上的关系的?
Nikki
在文化遗产包容性增长项目最初的试点中,我们需要在短短两年间在一个新的工作领域中探索一个全新的概念,并思考不同的利益方如何参与其中,这需要不断地协调。我们会去更现实地思考我们能够做到什么,并将其视为挑战与机遇。我们珍视每一项微小的改变,无论是包容性增长带来的社区的微观变化,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大变化。
NIkki
在文化遗产工作的理解与评估方面,中国面临着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吕舟
中国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实践中也需要探讨不同的方法。例如乡村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探索遗产保护的道路。同时,在实践当中也面临着相对固化的制度和不断变化的方法之间的矛盾。在如何将以价值为基础的遗产保护与以人为中心的方法相结合问题上,已经形成了需要社会凝聚力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NIkki
基于我们今天的讨论,你们如何看待包容性增长是否有助于解决当前和未来的特定社会需求?这与中国当前的遗产保护战略有什么联系?此外,你们觉得遗产从业者的角色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吗?
魏青
在我看来,包容性增长是一项非常好的通过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回应多种社会经济需求的方法。但是在中国,不同遗产地的需求会因地域、文化多样性以及发展阶段不平衡而不同,并且会随着时间变化。当遗产地的发展有多重选择时,就有可能在保持遗产价值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当地社会环境的多样变化。如果遗产地能基于自身价值找到和当地决策者、参与者多维度的联系,便能推动更多主体参与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发挥遗产潜力和社会潜力。
吕舟
中国的包容性发展是一个重要议题。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如何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质量,不单纯是一个物质财富问题,更是有关传统文明、文化能否不断地传承和弘扬的问题。人是城市和乡村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专家能够提供专业知识以及思路方法,但专家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遗产地的保护需要人们共同参与,使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能够与特定的地理条件融为一体,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不仅要发掘遗产对象的价值,还要向不同群体、社区讲好遗产地的故事,让人们理解遗产并通过遗产去理解历史与过去,从中汲取智慧与经验,并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清源讲堂
“清源讲堂”是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联合创办的开放式名家讲座与学术分享平台。讲堂邀请遗产保护、规划、建筑设计、考古、历史、美术等多领域的专家,剖析理论经典,探讨学术热点,分享实践成果,并定期将讲座内容通过清源微信公众号发布。
TsingYuan Talks
TsingYuan Talks offers open-access lecture and academic sharing platform, jointly established by the National Heritage Cent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Beijing Guowen Ya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enter. We invite experts in the fields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aeology, history and fine arts to share academic theories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The content of the lectures will be published regularly on the TsingYuan Cultural Heritage WeChat homepage.
相关链接:
【讲堂实录】第22期:圆明园历史演变、造园艺术与遗址保护|贾珺
【讲堂实录】 第21期: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重建与复建的话题|景峰
【讲堂实录】 第18期:世界遗产保护的近期发展趋势 | 景峰
【讲堂实录】探寻消逝的契丹辽帝国 ——辽上京遗址考古新发掘和研究
【讲堂实录】文化遗产2016热点话题——Reconstruction(下)|郭旃
【讲堂实录】文化遗产2016热点话题——Reconstruction(上)|郭旃
【讲堂实录】文物法,重点应该是什么?|何戍中(CHP发起人)
*本期内容整理:马靖瑄,编辑:顾芸培,校对:蔡晓萌,排版:廷廷,审核:程志宏,吕舟。本文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相关阅读
智造未来循环设计挑战赛正在接受报名,邀请中国大学生共同探讨循环设计
“重构未来2021成都·英国文化遗产周”,4天的精华都在这里了!